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本地要闻  > 正文

办好群众“心头事” 描绘幸福“新画卷”
——我市扎实推进民生保障工作综述

作者: 胡德光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3-02-15 09:11

本报记者 胡德光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高质量发展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老百姓底气更足、笑脸更多、生活品质更高。

去年以来,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我市把改善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立足民生需求,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办好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实事,全方位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日前,市委书记张新文在单县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时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关心群众冷暖安危,尽心竭力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民生大于天,幸福最关情。一系列民生工程落地见效,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犹如和煦的春风,温润着百姓心田,书写了新时代民生幸福“新答卷”。

办好家门口的优质教育

在东明县黄河滩区沙窝镇2号村台尚庄小学,整洁的教室内,孩子们聚精会神,书声琅琅;宽阔的操场上,孩子们奔跑跳跃,生机勃勃。

目前,东明县24个村台和1个外迁社区全部配套建设省级标准的学校,“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的教学环境彻底成了历史。

“这些年来,学校变化很大。农村孩子可以在家门口入学,不再为上学发愁。多媒体投影机、电子白板、录播教室等教学设备都有了,黄河滩区里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尚庄小学教师韩国禄说。

菏泽要后来居上,教育必须率先后来居上。市委、市政府深度谋划、先行一步、投资兴教,全力以赴办好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菏泽的教育特色更加鲜明,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小区就有幼儿园,收费低,也教得好。把娃娃放在这里,很放心。”家住鲁西新区中南世纪锦城的李丽说。近年来,幼有所育不断取得新进展,我市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落实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现如今,一幢幢现代化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有效缓解了城区紧张的学位;政策护航,提高待遇,加强教育人才培养,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激发教育活力。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一个个项目的建成,处处彰显着我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筑牢家门口的坚实“医靠”

在东明县沙窝镇3号村台翰林苑新村,村民刘记红正在办理医保报销审核。以往他需要带着材料专程跑到县里,现在,在家门口的可视化医保便民服务站,通过“云盖章”方式,几分钟就办完了。

“自从建立了便民服务站,再也不用往那边跑了。我患了肺病,花了10来万,都是在便民服务站报销的,两个周就把钱打到卡上了。”刘记红告诉记者。

为更好方便群众,东明县将23项医保业务职能下沉,推动“可视化”医保服务向村镇延伸。患者在便民服务站可以直接视频连线县、市医保局科室,即时办理参保登记、门诊慢特病、门诊“两病”、异地就医备案等业务,有效解决了医保业务“基层接不住、职能沉不下”的问题。目前,东明县已建成18家可视化医保服务站,覆盖全县所有镇街。

东明县医疗保险事业中心主任范明军表示,下一步,东明县医保局将逐步推进可视化医保便民服务站滩区迁建新村全覆盖,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为黄河滩区乡村振兴贡献医保力量。

去年以来,我市向改革要动力,靠创新增活力,以服务创新、机制创新、理念创新“三个创新”推动工作实现大跨越,全力开创贴近群众、方便群众、温暖群众的医保工作新局面。

全国首创“手机视频办医保”服务系统,把共享视频技术应用到医保服务之中,聚力打造视频连线、一屏联审、在线办理的医保服务新模式,打破审核层级壁垒,压减申报材料29.8%、审批时限78.2%,实现线上“一条龙”服务、业务“一站式”办理。目前已有80余万群众“足不出户”办理了医保业务,日办件量达到5000件次。

实行综合柜员制、首问负责制,推行帮办代办、容缺受理,增设可视化服务窗口,开辟老年人、“双招双引”高层次人才等群体优先服务“绿色通道”,推动流程优化再造、服务协同增效,全面实现大厅服务“一窗受理,一次办好”。

精简报销手续,优化报销流程,实行院端医保一站式服务;推行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和手机移动支付,有效提升群众就医报销信息化、便利化水平;探索医院医保办及工作人员“双重管理”,开设医保政策“巡回课堂”,以管理模式创新带动院端服务水平全方位提升。

医保工作牵动民心。面对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提升医保待遇水平、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优化医保公共服务等民生大考,市委、市政府牢记为民初心,勇担利民之责,笃行惠民之举,书写了一份份实实在在、有温度的医保惠民“暖心答卷”。

“饭碗”端得稳 生活有奔头

就业是民生之本。多年来,我市坚持稳就业、促创业,采取广培训、引人才等有力举措,推动就业创业双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企业春节后复工,带来了用工需求的激增。日前,曹县组织开展了“春风送真情 援助暖民心”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为求职者带来多元化就业服务,解决企业和各类单位的用人需求。

去年大学毕业的李可早早来到招聘会现场,根据自己的专业,寻找心仪的工作。“招聘会上企业很多,我找到了合适的几家,比较符合自己的专业,希望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李可说。

作为今年首场招聘会,曹县共组织参会企业78家,提供机械制造、电商、家政等130多个工种、7100多个岗位,现场达成就业意向3000多人。

山东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事专员王永桥告诉记者,本次招聘,该公司共提供了15个岗位,招聘人员80多人。令他想象不到的是,仅仅两个小时时间,达成意向的就有70多个人了。

“今年,我们将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搭好招聘求职有序对接平台,服务企业持续发展,帮助劳动者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循环。”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赵广民表示。

“劳有所得”四个字,让“钱袋子”鼓起来,对老百姓而言意味着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梁惠民介绍,2022年,我市突出就业优先,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打好援企稳岗政策组合拳,“免申即享”为2万余家企业减负2.7亿多元。开发上线“菏泽人社智能客服”,全面推广社保待遇“静默认证”,180万退休人员实现“无感认证”。揭榜全省人社服务暖1℃试点项目,推出“全员帮办代办”,在全省率先推出“一码一卡一场地”鉴定体系,打造“一刻钟服务圈”,群众“就近可办”“多点能办”的需求得到满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翻开过往的“民生账单”,每一项民生工程的“兑现”,都推动着老百姓幸福指数的不断攀升。面对未来,我市将继续办好教育、医疗、就业等一件件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让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气越来越足,真真切切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